午夜福利人妖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无码不卡麻豆_日韩一片二片在线观看_午夜精品美乳AⅤ高潮爽

隨州論壇

標題: 倪風道長:造善積福 福壽綿長 [打印本頁]

作者: 壇山易人    時間: 2018-3-31 09:47
標題: 倪風道長:造善積福 福壽綿長
倪風道長:造善積福 福壽綿長?
來源:道教之音     作者:倪風道長     時間:2018-01-04      [url=]繁體中文版[/url]     

黃道蕩蕩,正法興隆,今日大吉,咸仰玄功。值此法會,有緣在此與大眾分享學習《唐太古應孫真人福壽論》的一些修學體悟。今天我講經(jīng)的題目為《造善積福,福壽綿長》。

《唐太古妙應孫真人福壽論》這部經(jīng)出自《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幽傳福壽論》一卷,今本收入《道藏》正一部。孫真人就是被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是唐代著名道士和偉大的醫(yī)藥學家,唐朝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博通老莊百家之學,尤精于醫(yī)藥學以及陰陽、推步、占卜等道術(shù),隱居終南山,以著述治病為主。宋徽宗追封為“妙應真人”。傳世著作有《攝生論》、《保生銘》、《存神煉氣銘》、《攝養(yǎng)枕中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百余卷。孫真人一生淡泊名利,懸壺濟世,慈心與物,年邁百歲,依然“視聽不衰,神彩甚茂”。著名的《千金翼方》就是在他百歲時寫成的。

《福壽論》這部經(jīng)中,孫真人著眼大眾追求的“福壽”,闡述了“以善做人,以德養(yǎng)壽”的主題思想,慈悲的向我們開示:“福者,造善之積也;禍者,造不善之積也。鬼神,蓋不能為人之禍,亦不能致人之福”。這句經(jīng)文說:福報是善行積累的結(jié)果,禍報是惡行積累的結(jié)果,和鬼神無關(guān)。《太上感應篇》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易經(jīng)》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說的也都是這個道理。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古中國人就有祈福盼福、崇福尚福的習俗,對福有高度的心理認同感。中國自從有文字以來,就有了“?!钡南笮挝淖?,“福”字深深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執(zhí)政者要為人民謀“福祉”,人自己追求的是“幸?!保碓竸e人的是“祝?!薄!爸袊鴫簟钡幕緝?nèi)涵之一就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那么,什么是福,如何修福呢?

諸大眾!

一、何為福?

“?!睔v來被中國人所看重,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中有著不同的詮釋。“?!保坠俏闹惺莾芍皇峙跗鹁凭?,把酒澆在祭臺上?!墩f文解字》的解釋是,從“示”部首,祐也。漢字從“示”部的,大都和“神”有關(guān),內(nèi)含祭祀祈求保佑的意思。福,吉也,榮貴,昌達,幸運,與禍相對?!蹲髠鳌飞弦舱f:“福,佑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福、祿、壽、喜、財、吉”六大吉祥,“福”居首位?!渡袝?洪范》也把“?!本唧w化為五個方面,“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p>

“?!弊郑W筮吺莻€“示”字旁,意思是向上呈上的意思,表示向天向神明祈求美好愿望的意思,“一”表示房梁,就是有房的意思,“口”,表示人丁,“田”,表示田地,心田。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對福不陌生,都愿意接近福,向往和擁有福,希望自己是個有福的人,希望家人朋友老師都有福,生活在一個和諧幸福的社會環(huán)境里而得到福。

福的含義包括很多具體的形式和內(nèi)容,不僅是物質(zhì)生活豐富,更主要是精神層面上的追求和對人生狀態(tài)的滿意。日常生活中,福更是具體化為各種形式。我們過年要貼“?!弊郑3Uf一個人“有?!薄⑸睢靶腋!?,人長得富態(tài)叫作“福相”,好地方稱為“福地”,好消息叫作“福音”,享受快樂稱為“福分”,看到好景妙物叫有“眼?!?,吃到美味佳肴叫有“口?!?,交上桃花運被稱為“艷福”,富貴積善之家稱為“福門”,人有好運則稱“福氣”,幸運的人趕上好事則叫“福將”,贊頌給人們帶來實惠好處的稱“托?!薄?/p>

諸位大眾,那么孫真人在《福壽論》中向我們垂示什么是福呢?孫真人在開篇就向我們明示:圣人體其道而不為也、賢人知其禍而不欺也、達人斷其命而不求也、信人保其信而靜守也、仁者守其仁而廉謹也、士人謹其士而謙敬也。“不為”“不求”“不欺”“靜守”“廉謹”“謙敬”就是福。孫真人向我們開示一切要遵守道的法則而行事,不違自然而妄為就不會有災禍,懂得福壽的禍害而不自欺人就是福,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而不去強求,不對外物過于執(zhí)著就是福,保持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就是福,固守清廉、謹慎的心就是福,心存敬畏、恭敬謙虛處下就是如一泓秋水,心安而虛,道自來居,自然是福??!在《道德真經(jīng)》中,太上道祖也有諸多關(guān)于福開示:“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太上道祖垂示我們世間萬物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而運行,不是任意改變的。因此做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應該戒除那些極端的、奢望的,過分的思想和行為。為人處世就該時時節(jié)制個人的私欲,要少思而寡欲,這樣才能給自身帶來福報。道德經(jīng)中又向我們垂示“清靜為天下正”,“清靜”對于我們的個人身心還是社會是非常的重要,我們的大道如此,秉負道性的萬物之靈的人亦如此,只有清靜我們的身心,引太和真氣,注潤身田,五臟清涼,六腑調(diào)泰,自然身心安寧。我們的家庭清靜了才和順,我們的社會清靜了才會和諧,我們的國家清靜了人民才會幸福。

二、何謂禍?

禍就是難,兇害,災殃、貧窮等。說文解字中對“禍”的解釋更直接:“禍,害也,神不福也”。孫真人在《福壽論》中向我們開示不惜福、非分就是禍,例舉了“官爵之非分,車馬之非分,妻妾之非分、童仆之非分、屋宇之非分,粟帛之非分,衣食之非分、飲食之非分、貨易之非分”所謂“非分”即不擇手段,不顧罪福,分外營求,其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災禍的發(fā)生?!陡壅摗分羞€例舉了有的人靠投機鉆營而于顯位,賄賂而得之,德薄而執(zhí)其位,躁求而竊其祿,求其躁取而必強,強取之非也。孫真人告誡人們:“其禍日多,其壽日促,金之得盈,福之已竭”。禍、惡多的人,必然壽命短,盡管富有金錢,而福已衰竭。《道德經(jīng)》中太上道祖向我們垂示:外在的誘惑也會擾亂我們原本清靜的心,外相不入,內(nèi)相不出,是導致禍的源頭?!拔迳钊四棵ぃ逡袅钊硕@,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薄吧鯋郾卮筚M,多藏必厚亡?!必潏D名利之心愈甚,勞人身心、耗人精所愈多。不義之財積藏越多必然帶來災禍。第46章,“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太上道祖垂示我們:人的罪惡、禍患都是來自我們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控制就會擾亂我們本來清靜的心神,給我們的身體心靈帶來傷害,也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危害。一切災禍皆來自我們的私欲過多,貪得無厭,一味追求而不知停止而引起的。罪過沒有大于貪得無厭的。只有具有知足之心的人,不去追求過分的,避免了咎禍和罪過才會感到滿足,幸福。

三、如何修福而消禍?

孫真人在《福壽論》中,圍繞著人在生活中的福、禍、善、惡,通過衣、食、住、行諸方面具體現(xiàn)實的生活,明確指出了人的善惡標準,道德規(guī)范,并有機的同“福”與“禍”聯(lián)系在一起。指出了“圣人體其道而不為也”,“賢人知其禍而不欺也”賢人知道禍患的利害關(guān)系而能不欺心?!薄斑_人斷其命而不妄求也?!边_人能知天命而不妄求?!靶湃吮F湫哦o守也”“仁者守其仁而廉謹也”。仁愛的人能清廉公謹,誠信的人能持守敬信?!笆咳酥斊涫慷t敬也”為官的人能把百姓心為心,謙和恭敬的敬畏法律為人民辦實事?!胺踩嗣疗淅矶埛菫橐?,愚人執(zhí)其愚而不憚也,小人反其道而終日為也”這些不同修持境界的人,其禍福果報是不同的。我們要時時的檢點平日的言行舉止,是否違道失德,舉心運念,是否有邪思妄為。1、心存慈悲善良,以一顆以正心行事,哪有災殃,心存正念,心生光明,正能量圍繞,一切災魔不敢靠近。2、常清靜,“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于物長精神”。內(nèi)心清靜有助于益壽延年,道教講陰陽,身體陰陽平衡,也就是內(nèi)在的酸堿性要平衡,身體免疫系統(tǒng)來角度來看,一個清靜身心的人有助于長壽。3、擁有一顆不爭的心,不爭才會接近道,人心才會更寬廣,道德經(jīng)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南華真人說“虛室生白,吉祥止止”。4、懺悔生福,滅罪消愆。大凡造罪,皆因心起。正心誠意自然罪孽消除,諸業(yè)清靜。孫真人向我們垂示:“人能補其過,悔其咎”善惡童子記錄,可以存矣。5、行善積德,廣積功德,神明護佑,善記青篇。

四、福與禍之間存在的關(guān)系

《道德經(jīng)》中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與禍是相對的,也是相互依存的。在福的反面就是禍,在禍的對面就是福。就好比是道教的太極圖,它的變化規(guī)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陰極生陽,陽極生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夏至后必移于東,冬至后移于夏,周而復始,無有休止。禍福也是此理。道德經(jīng)中又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我們要在幸福時預防災禍,在遇到災禍時勇敢面對。

五、如何正確的面對福禍

《福壽論》中指出:“鬼神,蓋不能為人之福,亦不能致人之禍,但人積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睆倪@段孫真人的開示可以清楚的明白:人的禍福產(chǎn)生,并沒有外在的因素(鬼神),而完全是人內(nèi)在因素(人積不善之多而煞其命也)引起的。所以我們在面對福禍時,一定要有一個陽光的心態(tài),不要把生活中的不幸,災禍歸咎于其它因素,而不能反觀自己,要從自身找原因。

天道無親,常于善人。善就是擋災化愆的護身符,就是益壽延年的長壽符,此福印與心,永保平安。我們在坐的每一位從出生身上就戴有一道護生?!胺保@道符就是“本有的純真與善良”,只有心存清靜慈悲,善念才能開啟這道符的靈性與威力,只有不斷的行善積德才能顯現(xiàn)九色光芒,福才離我們越來越近。只是有些人被種種誘惑欲望迷失了自我,使原本清靜的心遮上了迷云,原本清澈的眼睛吹進了灰塵,沒有打開使這符受了污濁失去了本有的靈性。

在講經(jīng)的最后,我用第一福地茅山道院九霄萬福宮中的一對楹聯(lián)與大眾結(jié)緣共勉“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而有余”。福田善耕,造善積福,福壽綿長!

福生無量天尊!













歡迎光臨 隨州論壇 (http://www.dolce-bedford-hote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