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3 l9 n0 r- c7 z* E h
慶祝改革開放40年半個世紀(jì)前,厲山公社江河管理區(qū),人們鑿山挖石,推土填河,攔截劉家河、江家河之水蓄積于此; , }3 Y. u+ }3 |, `% @20年前,封江口水庫,游客乘游艇、觀山水、戲垂釣、品特產(chǎn)、食鮮魚、避酷暑,笙歌鼎沸;# L9 z F: V4 p- j$ \* k
今天,封江口國家級濕地公園呼之欲出,“城市綠肺”悄然成形。- f! K0 b* U: W) z% G( V' n
7月下旬,記者走進(jìn)封江口水庫,感受這里半個世紀(jì)來的變遷歷程。 , T! K/ @ B( ?4 c7 y! O: u# u; h, T: b4 n" O (, 下載次數(shù): 16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q" V' ]! q* R. B; u0 h
W4 }5 X7 g0 ?& U: h
一方山水惠一方人. S3 x( Q, c8 W; W+ c P# D
5 B; r ~7 \5 E6 L1 Q
7月20日,記者乘坐的快艇在封江口水庫劈浪前行,劃出一道白練。遠(yuǎn)處青山如黛,綠云覆蓋;近處草木葳蕤,郁郁蔥蔥。波浪拍打著船舷,不時有大魚躍出水面,蕩起漣漪。+ a* I- \" I3 t3 Y* Q
! Y4 |) D. t3 j3 v; P' N8 B (, 下載次數(shù): 17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L) o6 z6 y( [+ ?% C# r
& F/ q) B$ r- H
“1958年封江口水庫開始修建,1960年樞紐工程竣工?!奔易‰S縣厲山鎮(zhèn)封江明華居委會三組,今年已經(jīng)75歲的楊仁國回憶道,“那年我15歲,還是個學(xué)生娃,每天放學(xué)后就跟著大人們一起挑土,修大壩,建水庫,雖然累點苦點但是大家干勁都很足!” / M9 I$ ]- i+ O/ Y; X+ s( s9 v% R* C 8 b- s9 ]/ `9 ~2 U$ M, v0 C/ ~新中國建設(shè)初期,隨縣的農(nóng)業(yè)完全受大自然擺布,更多的時候是靠天吃飯。1958年,為增強(qiáng)蓄洪和灌溉能力,確保這一帶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yè),當(dāng)時的隨縣積極響應(yīng)毛主席“水利是農(nóng)業(yè)的命脈”的號召,在這里筑堤攔壩,攔截劉家河、江家河之水蓄積成庫。/ r' r- d U, Z5 w& R, N( P- Y; Z* E
( @6 O2 N$ v4 g (, 下載次數(shù): 17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_% w+ M2 A% s i1 w! P
n) s) ?5 k6 S! Z: ^: J1 {- h
7500余民工日以繼夜,風(fēng)雨不息,用最簡陋的鐵鍬、條筐、板車、石夯等工具,靠“人海戰(zhàn)術(shù)”完成修建水庫這一壯舉。1960年樞紐工程竣工,1964年完成渠道主體工程,累計投資674萬余元,承雨面積460平方公里,總庫容2.648億立方米。當(dāng)時命名為豐江水庫,意即能讓這里的糧食豐收,人們豐衣足食,后更名為封江口水庫。9 U% C! ^ Y; K$ u1 H
: @" H& ^( V K$ W9 s
“封江口水庫的修建養(yǎng)活了一方人?!泵魅A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陳加?xùn)|說,“以前種田靠天吃飯,灌溉靠自己挑水,遇到天旱便顆粒無收。水庫建成后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br />
3 n- G- ?. X- j2 s- l/ z- G2 ] / r& G& d/ l5 v( C# X F3 R- _8 m$ ~9 q9 {(, 下載次數(shù):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