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彭曉華 通訊員 瞿哲
$ U5 _8 L. [) g& l& r 姐姐葉新洲累倒了,妹妹葉星梅毅然接力,服侍敬老中心的幾十位老人,用愛心托舉起人間善行。
& B v& O& U3 e2 U7 E “我一定會把姐姐的事業(yè)堅持下去。”6月28日,廣水市李店鎮(zhèn)黃金村敬老中心負責人葉星梅堅定地說。! C, o2 M; n/ t& k8 B6 |9 Z- ?
葉星梅今年49歲,是一名共產黨員。姐姐葉新洲比她年長10歲,也是共產黨員。葉新洲曾在黃金村擔任過支部委員、副書記、婦代會主任,從事基層工作20多年,她熱心快腸,喜歡幫助別人。葉新洲看到村里有些孤苦無依的孤寡老人體弱多病,生活困苦,感到十分心痛。她多方聯系了公立養(yǎng)老院,但最終都因為農村老人經濟困難,利潤不高,公立養(yǎng)老院不愿意入駐農村。" H: Q6 ]7 P+ N
求人不如求己。一個大膽的念頭在葉新洲腦海里出現,“別人不愿意做,我自己來”。2011年,葉新洲在當地政府和社會各方力量的支持下,投入10萬余元,將黃金村閑置的小學場地改建成了“農家女”養(yǎng)老院,實現了她希望無依無靠的老人都能“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安”的美好心愿。
) h2 o5 }5 }. B/ T* k 黃金村的“農家女”養(yǎng)老院慢慢地發(fā)展起來,50多名孤寡的、體弱多病的、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得以在這里安享晚年。葉新洲為了維持農村公益養(yǎng)老院的運轉,拼命省錢,自己當服務員料理老人生活,丈夫當保障員,兩人為老人穿衣鋪床、做飯洗衣。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中風病人,他們一天三頓飯送到床前,為老人洗澡、梳頭、剪指甲、倒痰盂……后來,《中國婦女報》《湖北日報》相繼作了報道,引發(fā)了外界對于養(yǎng)老院更多的關注和幫助,養(yǎng)老院發(fā)展得越來越好了,而葉新洲卻積勞成疾,于2014年9月突發(fā)腦溢血溘然長逝。
; H$ y4 h" z. P$ H* i! `; o: R 姐姐葉新洲突然去世,“農家女”養(yǎng)老院也面臨著經營不下去的危機。看著養(yǎng)老院眾多老人無助的眼神,妹妹葉星梅和丈夫再三思量,毅然決定繼續(xù)把“農家女”養(yǎng)老院辦下去!1 l: {3 w% t! Y* P
說干就干。2015年,葉星梅的丈夫放下在外每年能賺20多萬元的生意,返回家鄉(xiāng)與葉星梅攜手撐起了養(yǎng)老院。葉星梅全家人都搬到了養(yǎng)老院,重新投資十幾萬,改善硬件設施。葉星梅夫婦倆一起親手為老人穿衣、鋪床;親自種糧、種菜,打柴、做飯、為老人洗衣服,用家中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專門接送老人看病,風里雨里,白天黑夜,沒有一句怨言。葉星梅正在上大學的女兒經常利用假期幫忙照顧老人,她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不像有的同齡人那樣嬌氣,不怕臟不怕累,成了父母的得力幫手。( a- p3 r( A; E1 ~; i7 m6 _" x- ]
在養(yǎng)老院生活一段時間后,許多老人都把這里當成了家,有的老人春節(jié)被兒女接回家,大年初三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養(yǎng)老院。7年來,養(yǎng)老院前后服務老人達500人次,十里、城郊、陳巷、楊寨等周近鄉(xiāng)鎮(zhèn)甚至連孝昌縣都有老人到養(yǎng)老院養(yǎng)老。
& l0 H, h/ T1 ?& I5 a 葉星梅還在黃金村組織成立了養(yǎng)老互助組,讓沒有住進養(yǎng)老院的老人在家互幫互助。一把菜、一桶水、一件衣,年青的幫年長的,能動的幫失能的……黃金村逐步形成了結對幫扶的模式,當地政府積極給政策進行優(yōu)惠補貼,很多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yè)紛紛捐資捐物,慷慨解囊,養(yǎng)老院的硬件設施不斷改善,老人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了。/ i3 [7 ^8 X+ @: C
“我相信將來一定會有無數個張星梅、李星梅、王星梅接過我們的接力棒,為千萬個家庭播下愛黨愛民的火種,讓社會成為一個充滿愛的溫暖海洋?!比~星梅表示,她和她的家庭一定會繼續(xù)努力,積極發(fā)揮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把敬老愛老的事業(yè)一直干下去。2 }! x! b1 A3 O4 ~8 U
2016年,葉星梅家庭被評為“荊楚最美家庭”和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葉星梅還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2017年,葉星梅當選為省人大代表。; V' \. Q G1 y6 F
5.png (317.15 KB, 下載次數: 98)
下載附件
2018-7-2 09:38 上傳
% e( W$ V v* y5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