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張立! t" M7 h) m& A- q
多年以來,在農田整治中存在著“種田者不整田、整田者不種田;田整了不好種,種了田難增產”的現象,靠政府項目單腿支撐,機制不活,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經濟效益沒有完全發(fā)揮。
5 a- z7 ^8 Z" r9 }3 A1 K 如今,這種狀況在曾都區(qū)正得到改變。自2017年以來,該區(qū)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業(yè)龍頭企業(yè)、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形式廣泛參與,形成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合力。
8 F: B* o, [: V- m8 Z% z6 X0 c% q0 J
讓種田人整田
9 o5 c* q3 W- v3 r “新修的機耕路排水很快,昨天下的雨,今天雨一停,收割機就可以開進田里搶收小麥了。”5月31日上午,在萬店鎮(zhèn)龍頭灣村二組,曾都區(qū)龍騰家庭農場負責人馬威介紹。0 F$ }5 [/ Y& S- n8 a$ h
在馬威的每塊田頭,都有一個標準的下田路,用于農機下地操作,水渠修到每塊田邊,與機耕路形成了一整套作業(yè)系統(tǒng)。
6 L1 d. o8 _7 F a" v) \( o 馬威以前在隨州做建材生意。2013年,他關掉了生意,拿出多年積蓄的60萬元,回到村里流轉1180畝土地種植水稻、小麥等作物。
3 [* X' @7 N/ d1 l. l, \+ G* h “沒有想到搞農業(yè)投入這么大!”剛開始以為60萬元就可以很好地運轉起來,但是真正做起來時才知道難處,光是機耕路和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就讓馬威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 g3 Y" ?8 ?8 D# y. D. V5 t 2017年8月,曾都區(qū)以獎代補政策出臺,馬威找到區(qū)高標辦,提出項目申請,很快審批獲得通過。
; q4 R5 n9 W; r3 n* b: Y 政策規(guī)定,農業(yè)龍頭企業(yè)、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均可申請,經營主體需要出資25%以上。$ Q3 v; A" _8 ~# ~; K, S3 }9 o
馬威投入53萬元,獲得了政府159.7萬元的支持。而這個政策最大的好處還在于,項目規(guī)劃設計要充分征求經營主體的意見,最大限度地考慮產業(yè)發(fā)展勞作便利、地形、水文等實際,避免了往常規(guī)劃設計不接地氣的弊端。
0 V/ H3 F8 K; k4 o/ j' k" R 和馬威一樣,曾都區(qū)還有12家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享受到了這一政策帶來的好處,他們正在曾都大地揮灑激情。; I) c' W+ {2 v! z* S- Q T3 K
“經營主體直接參與規(guī)劃,最大程度地體現了經營主體的經營理念和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眳^(qū)農辦主任、區(qū)高標辦主任王樹清介紹。1 u" K2 ^; e( ?/ i, y% i
Z6 Q/ l1 j" y5 I! {
嚴格質量管理3 j7 d3 F' t, }+ ^2 y
“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保證工程質量,以免影響工程驗收。”在萬店鎮(zhèn)泉水寺村隨州市添程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王樹清察看了項目進展情況后叮囑公司負責人劉斌。' S1 |' S6 j. z) K8 o
根據劉斌的規(guī)劃,將建設1000畝無公害蔬菜,種植50多個品種,并通過互聯(lián)網直接向市民家庭、學校食堂配送。
/ P4 W8 H7 M0 | “盡管項目由經營主體先投資建設,但并不表明政府就撇開不管了,我們還要保證項目質量,對政府資金負責?!蓖鯓淝灞硎?。2 e% J4 ?( Y! o/ V# n
首先是強化項目管理,實施主體應按照項目規(guī)劃設計、預算批復和施工合同約定內容實施項目建設,嚴禁擅自變更項目建設位置、建設規(guī)模、建設標準和建設內容,確需變更規(guī)劃設計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報批,嚴禁偷工減料、以劣充優(yōu)。& s+ M2 x7 B Z; r
項目完工以后,區(qū)高標辦組織項目驗收,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工程決算審計,項目驗收合格后,依據結算審計報告,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兌現獎補資金,項目驗收不合格的,不予獎補。( W2 B' m, A5 K8 {' q
2017年,曾都區(qū)建設高標準農田6.98萬畝,共有17個項目區(qū),主要涉及到府河、萬店等7個鎮(zhèn)(辦)27個村,其中,實施“以獎代補”項目13個,建設規(guī)模2.7萬畝。! y! ?, B% H0 @/ c, A
, o( f# k5 s8 O0 U4 H激活廣袤鄉(xiāng)村. o: Z. b: k) l7 p8 x
“每年能從王總那里領到4000元?!?月19日,在萬店鎮(zhèn)黃家畈村二組,村民胡大叔正在檢查田塊存水情況。
$ b4 O8 C" J. _5 ~+ z 在以獎代補的政策激勵下,曾都區(qū)新惠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王四在萬店鎮(zhèn)黃家畈村、雙河村、九里崗村投資800萬元,流轉土地5217畝建設高標準農田。胡大叔負責其中400畝水田的看水任務,還能順便照看自己的農田,農閑還可以到附近蔬菜大棚打工,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7 S: @* I( d% ~, b; y& M2 z5 B 在農忙時,王四的農田里像這樣的打工者有近200人。4 y* m3 p6 w( T! `' o' B9 H& d/ p2 q
信心更足的還有劉斌,在區(qū)農辦的支持下,昔日一片亂草叢生的荒地,經過整理,呈現出一派波光粼粼、瓜果飄香的田園風光。截至目前,劉斌已經累計投入600萬元。今年劉斌的公司將招聘100人種植蔬菜,可帶動60名貧困戶就業(yè)。
b( E& R3 E+ C; ~ “有了政府的支持,今年我再投入50萬元,拿出80畝地種植蔬菜,提高效益,人不夠時再請周邊的百姓來幫忙?!瘪R威信心滿滿,目前馬威已累計投入資金200萬元。1 ]" g5 f8 L2 p" u
2017年,曾都區(qū)累計發(fā)放獎補資金3000余萬元,而經營主體用于項目建設配套和農機、種子、化肥、廠房建設等方面的投入更多,累計撬動民間資本6000余萬元。; Z! V: _1 O/ R$ J: v
曾都區(qū)在建設高標準農田中,因地制宜,大膽創(chuàng)新,極大地調動了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積極性,加快了土地流轉步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高效產業(yè)基地和示范樣板。這一做法受到了省政府督察組和省第三方評估組的充分肯定。
6 h3 {4 N/ z! G 隨著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和農業(yè)龍頭企業(yè)的參與,土地效益不斷提高,經營者對農業(yè)基礎設施的維護更加用心,政府投入的資金將在更長時間內發(fā)揮效益?!岸野殡S著這些資金的下鄉(xiāng),還帶來了新觀念、新思想,廣袤的農村正成為投資興業(yè)的熱土?!蓖鯓淝逭f。
. c$ ?7 X7 l3 b
QQ圖片20180704093124.png (104.3 KB, 下載次數: 117)
下載附件
2018-7-4 09:31 上傳
$ G) F7 |9 a) \, \8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