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3#

樓主 |
發(fā)表于 2018-7-9 10:36:42
|
只看該作者
水滸傳
塵歸塵,土歸土
水滸,大體說來就是一個義字當先、替天行道卻毀于一旦的故事,撲面草莽英雄氣,一場江湖俠義志,萬千無語悲涼意。
所以開卷詞才流露這樣的氣質(zhì):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
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
談笑看吳鉤。
評議前王并后帝,分真?zhèn)握紦?jù)中州,
七雄擾擾亂春秋。
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
見成名無數(shù),圖名無數(shù),更有那逃名無數(shù)。
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變桑田古路。
訝求魚緣木,擬窮猿擇木,
恐傷弓遠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仿佛笑傲江湖,似乎遺世獨立。對于水滸故事,這真是完全看客的心思,像飲酒品茶聽著評書唱曲。
而水泊梁山卻是一個悲劇,比起紅樓的悲劇,其中的現(xiàn)實更沉重,更真實。
所以這開卷詞中的瀟灑與冷眼或許都是裝出來的——什么看淡名利、隱跡書林、儒流俊逸,都分明是一種在現(xiàn)實面前的無奈和不得已。
這種情緒,在結尾處的幾首詩中,終于明白流露出來。
先是說梁山108好漢:
天罡盡已歸天界,地煞還應入地中。
千古為神皆廟食,萬年青史播英雄。
看上去是眾神歸位,永受香火供奉,青史留名??上肫鹆荷接⑿蹅兊墓适潞徒Y局,卻多少帶著些“塵歸塵,土歸土”的悲涼感。這是一種通透,也是一種奈何。
然后詩說:
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當日亦堪憐。
一心征臘摧鋒日,百戰(zhàn)擒遼破敵年。
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相尚依然。
早知鴆毒埋黃垠,學取鴟夷泛釣船。
替天行道,建功立業(yè),為國盡忠,可是“讒臣賊相尚依然”,有什么用呢?早知如此,不如學范蠡歸隱江湖泛舟而去。這種無可奈何和心底的悲憤,更加重了。
最后詩說:
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
鐵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嘯暮云稠。
不須出處求真跡,卻喜忠良作話頭。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愁。
這或許就是“盡人事,聽天命”了,即使無用,終究已無愧于心。即使心中再多不甘,心上是縈繞不去的遺憾和悲哀,卻已經(jīng)無憾了。
人生的滋味,本是如此。人生的玄機,本是難以捉摸。只好但求盡力而為,問心無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