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隨州論壇 見習記者 楊儀凡
5月9日,記者走進曾都區(qū)萬店鎮(zhèn)黃家畈村蔬菜大棚,成熟的青茄掛滿枝頭,十分喜人,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地里的黃瓜、豇豆也爬滿了藤枝,大棚內一派豐收景象。
黃家畈五組貧困戶王萬芳和其他兩位村民正忙著將剛摘好的茄子裝箱。見到記者,她拍了拍沾滿泥土的手,樂呵呵地說:“自3月16日復工以來,我就在這里幫忙采摘,生活有保障?!蓖跞f芳家是黃家畈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鎮(zhèn)政府和村委會的幫扶下已經脫貧,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像王萬芳這樣的貧困戶,基地還有42人,他們在這務工,補貼家用?!俺齼?yōu)先安排貧困戶長期干活外,我們還通過流轉土地、產業(yè)分紅等方式,幫著大家脫貧致富?!秉S家畈村黨支部書記黃中榮告訴記者,“村里的蔬菜基地占地100畝,有101個大棚,疫情形勢好轉后,村里迅速組織復工復產,蔬菜長勢喜人?!?br />
黃家畈村在培育特色產業(yè)、實施富民項目、壯大集體經濟方面,念活了脫貧致富“經”。
除蔬菜大棚外,該村在2017年建設了占地50畝的“蝦稻種養(yǎng)”產業(yè)項目,以“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yè)模式,由村委會主導,采取“五個一”模式,由村里統一建設基地,統一購買種苗,統一技術培訓、管理,統一銷售渠道,統一分紅增收。2019年該項目已經帶動51戶146人脫貧增收。
記者在蝦稻種養(yǎng)基地現場看到,飼養(yǎng)員戈良友正在投蝦食、除雜草。戈良友說:“我們每天定時定點喂養(yǎng),除去人工和蝦飼料費用,今年預計收益能達到13萬元。”
黃家畈村駐村第一書記曾東山坦言,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工作都相對滯后,所以聘請了很多滯留在家的村民在基地務工,減少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還帶動不少村民就近就業(yè)。
記者了解到,除了“蝦稻種養(yǎng)”這個扶貧項目外,該村的光伏發(fā)電項目已帶動貧困戶10戶38人脫貧,黃家畈村將繼續(xù)重點發(fā)展高標準生態(tài)稻蝦種養(yǎng)示范基地、農產品產銷一體、光伏發(fā)電三大特色產業(yè),帶動村民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