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shù):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那人九.png (290.55 KB, 下載次數(shù): 114)
下載附件
2018-11-28 08:37 上傳
作者:王玉玲
小鎮(zhèn),您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滲透到我的血液里,長進骨子里,我的根也深深扎根在這片土地里!
我認識小鎮(zhèn)的時候,只是一個窄窄的巷子,兩邊多是木板房,街道是石子路,坑坑洼洼,下雨天一片泥濘,小鎮(zhèn)百廢待興。
八十年代中期,柳林電影院在小鎮(zhèn)的南頭興起,成為小鎮(zhèn)最宏偉,最高大的建筑,也是小鎮(zhèn)村民業(yè)余文化生活的聚焦地。
我到電影院看的第一場電影是《少林寺》,那是一個夏天,熱情好奇的小鎮(zhèn)人云集在這新建的電影院前,等待一睹李連杰主演的武打片。由于人多,電影院容納的人數(shù)有限,電影院只得全天候放映,在那個年代,拿一場電影片,尤其是名片很不容易,片子還要限制時間,輪流在各地放映,我只能買到晚上的電影票,有些等不及的年輕人翻過圍墻逃票進影劇院,冒著被抓住或掉下來摔傷的風(fēng)險,只為看一場電影。
第一次走進電影院,我是新奇與自豪參半。電影院門廳共兩層,一樓是入場和售票廳,二樓是放映室,后面是一個偌大的觀眾大廳,大廳里一排排紅色的座椅,分左、中、右三列,中間有兩條過道。大廳正前方有一個舞臺,舞臺正中央掛著一塊四四方方的鑲著黑邊的白色幕布,窗簾是黑紅兩層布做成的,整個大廳最豪華的設(shè)備就是長長葉子的吊扇了,回頭望去,高高的二樓開有四個方型的洞,用于電影鏡頭投影。前低后高的觀眾席有多少座位我已記不清了。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子,能在這樣的電影院里看知名的電影,我很是興奮。
電影院內(nèi),人聲沸騰,屋頂呼呼拚命旋轉(zhuǎn)著的吊扇,未能降低小鎮(zhèn)人對新生事物的熱情和新奇,整個電影院,只能看到黑壓壓的人頭,連走廊里都站滿了人, 檢票口的檢票員一臉冰霜地仔細查看著每一個持票的人,偶爾有人想插入,檢票人員絲毫不客氣地一爪拉出來。
走廊里,一位老婦人,拎著一個籃子,里面裝著用廢紙卷成喇叭狀,包成一個個金字塔一樣的小包包,沿途叫賣:“買瓜子吃呀,一角錢一包呀!”
邊看電影,邊嗑瓜子,是那個時代最美的生活,也是最高享受了,夫妻,情侶,老人牽著孩子,能在電影院里看一場電影,嗑一嗑瓜子,讓多少人羨慕不已。遠在十幾公里以外的小鎮(zhèn)人,徒步十幾公里,來電影院看《少林寺》《霍元甲》等一些聞名全國的愛國片,好多小孩子現(xiàn)場就想練練拳腳,那時的電影院熱鬧非凡。
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讓電影院曇花一現(xiàn),電視機,音響,碟片的出現(xiàn),電影院瞬間即逝。
我在電影院看最后一場電影的時候,就意識到影劇院離消失已經(jīng)不遠。
那天晚飯后,我和小伙伴們有了看電影的興致,便結(jié)伴前往,售票處冷冷清清,檢票口沒有人把守,我們買完票后魚貫而入,坐在偌大的,空蕩蕩的觀眾席上,電影卻遲遲未能開映,那個賣瓜子的老人也沒有出現(xiàn)。等了很久,一束幽光懶散地從放映孔里伸到了幕布上,我感到,那些平常我只能仰起頭看的放映員也是無精打彩。換片的間隙,我看看周圍,一排排整齊的座位上,總共只有六名觀眾,我感到周身一股冷嗖嗖的風(fēng)向我襲來,剩下的故事情節(jié)是什么,我已無心欣賞。
從此之后,我再也沒有去過電影院,也再也沒有看到那位賣瓜子的老人!
不過,柳林電影院里,留下我很多美好的回憶,事隔很多年,我至今還記得在電影院看《閃閃的紅星〉等多部影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現(xiàn)在想起來心情依然美好,它給了我人生的啟迪和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