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2-6-6 12:22 |
---|
簽到天數(shù): 5 天 [LV.2]偶爾看看I
|
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隨論(請注冊中文用戶名)
x
全媒記者 易 彬 聶京京
秋季新學期,隨縣殷店鎮(zhèn)天河口小學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學生,10歲的小陽(化名)。他因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也就是常說的“肌無力”,曾輾轉(zhuǎn)多地求醫(yī)求學,如今在家鄉(xiāng)學校的暖心幫助下,順利開啟了校園生活。這背后,是一場校園中的“愛心接力”。
近日,記者在天河口小學見到小陽時,他正坐著電動輪椅,在乒乓球臺邊觀看同學打球。他一邊解說戰(zhàn)況、一邊加油助威,參與感滿滿。課間活動玩得盡興,課堂上學得認真。在四(2)班教室中看到,老師在講臺下為小陽設(shè)置了方便進出的專屬座位。而整個班級,更是為了小陽,從4樓搬到了1樓。
天河口小學校長馬龍新說:“我們要給這個孩子一個公平而又溫暖的教育環(huán)境。為了迎接他的到來,把教室從4樓搬到了1樓,還把1樓的臺階改成了無障礙設(shè)施。學校還給小陽配備了電子鑰匙,方便他進出校園。”
為了讓小陽“被看見而不是被特殊照顧”,四(2)班班主任付艷提前召開“微班會”,她告訴孩子們,新同學需要尊重,更需要伙伴。令她驚喜的是,愛心迅速生根,同學們之間的一個個小小舉動,都讓人覺得溫暖又貼心。付艷說:“無論是發(fā)牛奶還是分水果,同學們都會主動幫他拿。開學第一天我坐在講臺上改作業(yè),突然改到了小陽的作業(yè),我就問同學們小陽的作業(yè)是怎么拿上來的。他旁邊一個小女生舉手告訴我,是她幫忙拿上來的。改完作業(yè)之后,這位同學又主動把作業(yè)拿下去給小陽。這個細節(jié),讓我感受到孩子們真的在互相幫助?!?/font>
學校的細致籌備,師生的暖心陪伴,讓小陽很快融入了新的環(huán)境,對每一天都充滿了期待。他說:“同學們都很好,老師也很關(guān)心我。我想取得一個好成績,成為我們班的學霸!”
兩歲確診脊髓性肌萎縮癥,輾轉(zhuǎn)全國求醫(yī),在外地求學,小陽的成長之路比同齡孩子艱難得多。今年暑期,小陽的媽媽決定帶孩子回家鄉(xiāng)讀書,然而孩子的日常出行和校園環(huán)境的融入,都曾讓她非常焦慮。而這些焦慮,在小陽踏入天河口小學的那一刻逐漸消散。她表示:“小陽到這里來上學真的是很幸運,老師同學都很有愛心,他每天在學校都過得很開心,眼中都有光了。我們真的很感激學校?!?/font>
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小陽的媽媽在學校門口租了間房。在學習之余,小陽還可以回到家里進行腿部鍛煉。每天至少一個小時的站立訓練,是為了延緩肌肉的萎縮,雖然站立時膝蓋會很痛,但小陽一直在堅持。大家的愛心接力,不僅幫小陽圓了求學夢,更讓他在平等與尊重中,重拾了成長的力量。而這份溫暖,也將繼續(xù)陪伴他在求學路上堅定前行。
|
|